玻纖復合材料行業當務之急的五件事
發布時間:
2016-08-11
來源:
一、全行業行動,加快供給側改革
二、突破行業發展瓶頸
三、上下產業鏈融會貫通
何謂復合材料?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性質的材料,通過物理或化學的方法,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就是復合材料。我們要突破以往的思維禁錮,打破過去的界限,將復合材料產業鏈上下游有機聯合起來,從原材料生產、設備供應廠商到終端的用戶,在加寬產業鏈的寬度和延伸產業鏈長度的同時,各環節廠商在分工的基礎上相互合作與協同,做到資源共享,融會貫通,切不可再像以前一樣各自為政,閉門造車,導致不能規模化發展,行業形不成合力,市場也難以做大。
以交通領域為例,汽車工業是復合材料的最大用戶,如今汽車輕量化已是汽車行業實現節能減排的有效途徑,成為當前和未來汽車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。有數據顯示,2011年,發達國家汽車平均用塑料量達到300公斤/輛以上,占整車整備質量的20%;現在發達國家每輛汽車用復合材料使用量平均已超過70公斤,而我國每輛汽車平均復合材料用量才10公斤左右。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,2015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均超過2450萬輛,創全球歷史新高,連續7年蟬聯全球第一,保守地以每公斤復合材料35元計,可以估算未來10年內,復合材料將會擁有一個約2600億元的巨大的市場份額。
再看高鐵,從無到有,從備受爭議到大力推廣,短短十幾年時間,中國高鐵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呼嘯而來,搭乘時代的列車,復合材料也迎來了重大的發展機遇,從高鐵列車的車身車體到車廂內飾裝備,無處不有復合材料活躍的身影,且復合材料的使用量仍處于上升趨勢。反觀我們做了幾十年的管道拉擠型材,現在依然無法占領市場,甚至沒有做出自己的牌子,這值得深刻反思。
四、積極開拓新的應用領域
時代在進步,社會在發展,隨著高鐵、新能源汽車、風電、城市管網、石油管道、農業養殖等行業的發展,協會在3年前已開始大力提倡向這些領域滲透,尋找、發現更多的具有規模化發展潛力的應用領域,《意見》的出臺更為玻纖復材行業積極開拓新的應用領域添柴加油,也對復合材料的工藝性能提出了新的挑戰。當務之急,是要做好短纖、長纖及織物纖維的研發工作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,否則一旦先進的設備引進來,還不得不從國外進口這些高性能的原材料。因此,行業要積極響應工信部提出的培育提升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的行動,著手重點培育幾家具有競爭力的單項冠軍企業,作為行業轉型升級的中流砥柱。
五、全力實現行業“十三五”目標
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是建材行業中第一個向工信部提交“十二五”規劃的行業協會,是深入改革、加快轉型的急先鋒,并制作了建議納入《建材新興產業重點產品目錄》的產品名單。
而今“十三五”已步入開局之年,玻纖復合材料行業在“十三五”規劃中提出了“截止到2020年,規模以上企業總收入達到5000億元,比‘十二五’末翻一番”的目標,為實現這一目標,我們必須要擴大纖維復合材料制品在中高端應用領域的市場規模,提升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水平,為“十四五”打下堅實的基礎,力爭在“十四五”創造1萬億元的神話。我們堅信玻纖復合材料的未來不是夢,定會由全行業人的雙手共同實現。
相關新聞
2023-09-08
2023-09-06
2023-09-01
2023-08-21
2023-08-18
2023-08-18
2023-08-17
2023-08-11
2023-08-11
2023-08-10
2023-08-10
2023-08-10
2023-08-10
2023-07-24